在實驗室管理系統不斷普及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想要建立自己的系統,但是LIMS建設的核心難點集中在系統與實際業務的深度適配、多維度資源的協同聯動以及長期價值的持續兌現三個層面,而非單純的技術開發問題。如果客戶想要更好的建立LIMS系統,這些難點貫穿需求梳理、實施落地到后期運維的全流程。就必不可少的對LIMS建設難點要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實施落地:多系統協同難,易出現 “數據孤島” 與 “流程斷層”
LIMS 并非孤立系統,需與實驗室現有工具、流程聯動,此階段易因協同不暢導致落地受阻。
跨系統數據打通難:實驗室可能已使用 ERP(物資管理系統)、OA(辦公系統)等,若 LIMS 與這些系統無數據接口,會出現 “數據孤島”—— 比如 ERP 中試劑庫存數據無法同步到 LIMS,導致 LIMS 無法根據庫存預警檢測任務;OA 中的審批流程與 LIMS 的報告審核流程脫節,需重復操作。
儀器對接兼容性差:實驗室儀器品牌、型號繁雜(如國產的檢測設備),部分老舊儀器無數據輸出接口,或接口協議不開放,導致無法實現數據自動采集,仍需人工錄入,違背系統建設初衷。
人員適配阻力大:部分老員工習慣紙質記錄或 Excel 操作,對新系統存在抵觸情緒;同時,系統操作需要一定的計算機基礎,若培訓不到位,易出現 “會用但用不好” 的情況,比如檢測員漏填關鍵數據、審核員誤操作審批流程。
二、需求定義:精準匹配難,易陷入 “大而全” 或 “缺核心”
需求梳理是 LIMS 建設的起點,也是最易出錯的環節。很多實驗室因需求定義模糊,導致系統上線后無法滿足實際使用。
業務覆蓋不全面:實驗室業務常涉及檢測、校準、留樣、報告等多環節,若前期未聯合檢測員、審核員、管理員等多角色梳理需求,易出現 “漏環節”,比如系統只支持檢測數據錄入,卻無法管理樣品留樣期限。
需求顆粒度失衡:要么需求過于寬泛,如 “實現儀器對接”,未明確對接哪些品牌型號的儀器、需采集哪些數據字段;要么陷入 “細節冗余”,如過度定制小眾檢測項目的流程,導致系統開發復雜、后期維護成本高。
未考慮未來擴展性:僅基于當前業務需求設計,未預留接口或功能模塊,當實驗室新增檢測項目、拓展業務領域(如從食品檢測延伸到環境檢測)時,系統無法快速適配,只能重新開發。
????上述的主要兩點,也就是LIMS建設難點中最為突出的主要問題,這些問題對于想要建設實驗室管理系統的朋友們來說都是非常需要關注的問題,如果大家還要想了解更多的相關問題,可以與盛元廣通小編進行溝通。